市民在超市購物。 本網記者 陳琦嘉 攝
“有了這個農貿市場,我們購物更方便了,各種新鮮蔬菜應有盡有?!奔易‰p灤區萬和城B區的程成說,國舟農貿市場已成為她現在買菜的首選之地。國舟農貿市場是雙灤區去年新建的便民市場,投入使用后頗得周邊小區居民的認可。
衣食住行、看病吃藥,是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筑牢民生底線、增進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
去年以來,我市加快商業便民服務工程建設,不斷豐富百姓“菜籃子”,100個社區示范便利店和25個生鮮超市、菜市場、農貿市場新建改造完成。同時,我市對全市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整治實現動態全覆蓋,全市14家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均已對照標準基本完成第一輪整改,確定4家集中交易市場作為試點錄入“河北食品追溯平臺”。
“從產地到超市的全鏈條信息,手機一掃就知道了?!痹谑袇^一家超市里,市民李小竹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拿出手機對著冷凍帶魚價簽旁的二維碼掃描,帶魚的產地、檢測報告、運送日期等信息立即出現在手機屏幕上。
“冷凍產品的信息能夠一目了然,這樣的食品買回去我們覺得更安全、放心?!崩钚≈裾f。
我市依托“河北食品追溯平臺”,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查詢經營者情況、產品產地等信息,通過培育“食品溯源示范超市”,將冷鏈食品納入管理,實施食用產品快速檢測,實現食品來源可追溯、質量安全有保障、消費購買可查詢等。
“實行‘一品一碼’可追溯查詢后,企業對食品安全的把關更加嚴格了?!币患页胸撠熑私榻B,每天早上是超市工作人員最為忙碌的時候,每一個產品進入到超市,都要有最完善的檢驗檢疫證明和運輸工具消毒證明。產品上架前,工作人員會再檢測一遍產品的相關標準,把質量標準提高,給百姓提供更高品質的商品。
截至目前,我市參與溯源超市創建的16家超市和參與標準食堂創建的119家校園食堂已全部按標準開展升級改造工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效,逐步實現了食品質量安全來源可追蹤、去向可查、風險可管控,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吃得安全、看病方便是民生所盼、民生所需。
“小病小痛跑縣醫院,要耽擱大半天時間,而在村衛生室看病,花錢不多。我們有個頭疼腦熱的,都到這里來看?!奔易鷪霭虢厮偛级紲洗宕迕駞怯裆徴f。
“小劉大夫醫術好,花錢少,真不賴!”她最近覺得有點不舒服,就來到村衛生室找村醫“小劉大夫”——劉聲鑫。
“血壓有點高,降壓藥可不敢斷!”劉聲鑫給吳玉蓮檢查后叮囑道。劉聲鑫說,現在村衛生室與鄉鎮衛生院標準逐步統一,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等樣樣俱全,來看病的人明顯多了。
百姓看病的首選是在家門口,體現了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穩步提升。
去年以來,我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覆蓋率達72%,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覆蓋率達90%,全市鄉(鎮)衛生院實現了按行政區劃全覆蓋,203所鄉級衛生院對2470個村衛生室實現了“十四統一”管理,基層醫務人員培訓實現全覆蓋。全市新增養老機構養老床位732張,完成全年任務。培養鄉村醫生2000名,選派203名醫師對口幫扶100所鄉鎮衛生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時治。去年我市縣域緊密型醫聯體覆蓋所有鄉鎮衛生院,市縣鄉三級遠程動態診療服務實現全覆蓋。中心城區6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完成院內受理環境改造,實現跨機構“一碼通”;培育星級示范養老機構11家,改造提升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所,新(改)建日間照料服務站(點)43所。
一棒接著一棒跑,一件接著一件辦,百姓的急盼急需,就是民生工作的指向標。全市十大民心工程齊頭并進,不斷為新一輪更高質量的民生事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本網記者 張楠